假离婚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
2023-04-23
4月1日,上海的陈女士反映,他们全家从徐汇区搬到杨浦区,但因丈夫是外地户口,无法给孩子报名公办幼儿园。陈女士称,政策要求全家都是当地户口,如今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丈夫离婚,孩子以单亲家庭报名,但离婚面临很多问题。
近年来,为了孩子上学、购房、拆迁等利益,“假离婚”的现象并不少见!“假离婚”后有一方不同意复婚,财产还能重新分割吗?孩子抚养权相关问题有争议怎么办?法律上,离婚没有真假,“假离婚”将可能带来极大法律风险!
我国的法律规定婚姻以登记为准,未经登记的就不存在婚姻关系,同时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不存在所谓的“假离婚”,婚姻不是儿戏,只要办理了离婚证,那么双方之间就不存在婚姻关系。
至于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之外又签订其他的协议,约定双方在办理离婚手续后继续存在夫妻关系或者在一定期限内复婚,该约定是无效的。人身关系是由法律来规定的,个人不能对人身关系进行约定,即使约定了人身关系,该约定也是无效的,对夫妻双方没有任何约束力,双方违反该约定也不会受到任何法律惩罚。
“假离婚”容易,复婚却很难。很多夫妻在离婚之后却没有复婚,没有复婚的原因有很多,不要考验人性,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有些夫妻一方觉得自己的婚姻是经得起考验的,认为假离婚没有任何影响,殊不知另一方是如何考虑的,或者说在假离婚期间会发生意料之外的事情导致复婚之路遥遥无期。更有甚者,一方为了达到离婚的目的而以各种借口忽悠对方假离婚,甚至欺骗对方签订完全不利的离婚协议。
因为是“假离婚”,夫妻双方为了尽快办理离婚手续,对财产进行处分时比较随意,经常会出现把全部财产分给一方、全部债务分给另一方的极端不公平的协议。但是该协议是双方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下签订的,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是合法有效的,若事后不复婚,“净身出户”的一方就很难追回自己应当合法分得的财产。
即使要“假离婚”,签订离婚协议时也要注意财产分割。
离婚协议中对子女抚养权归属及抚养费支付的约定是合法有效的,“假离婚”后就得按照该约定来履行。若一方对该约定不服,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关于抚养权、抚养费的约定,但是法院不一定会支持。
“假离婚”并不能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的约定仅对夫妻双方生效,不能以此对抗善意第三人,离婚前的债务不会因为离婚了就不追究另一方。
同时在离婚时若一方为逃避债务将财产全部赠与另一方或全部赠与子女,债权人可以撤销该赠与,赠与无效。
在“假离婚”时,因随意分割财产或一方有意引导而导致财产分割不公平,不是一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约定或者确认离婚协议无效。此时起诉方要提交“假离婚”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双方协商“假离婚”一事的前因后果、关于财产分割约定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双方在离婚协议之外签订的复婚协议等证据,让法官相信夫妻双方并不是真的要离婚,对财产分割的约定也不是真实意思表示。
当然,诉讼只是一个挽救的途径,法院会根据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审理,并不一定会支持起诉方的诉讼请求。
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在做出每一个行为时,要深思熟虑。婚姻不是儿戏,更不是谋取利益的手段,离婚就是离婚,弄假成真也只是一步之遥。

职务:执业律师
电话:18354223070
业务领域:民商事案件,劳动争议案件
关键词: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