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那些常用的法律知识


本篇来看一下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30条实用法律条文。

 

一、民法常识20条

 

● 出借资金给他人时一定要让借款人手写《借条》并签名按手印,同时把借款人的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复印件也附上,如果借款人已婚,最好取得其配偶的签名以及结婚证复印件。当然,别不好意思写利息,但也别写太高,上限不能超过LPR的四倍。

 

● 不要随便给他人的贷款、借款合同提供担保,借名贷款更不行,因为担保成立生效只需要担保人签字即可。

 

● 赌债属于非法债务,明知他人借款用于赌博却为其提供赌资,因此产生的债务属于非法债务,不受法律保护。

 

● 身份证丢失要及时补办并登报声明,千万别不当回事,一旦被别人盗用,就可能会变成大冤种。

 

● 认真区分“定金”与“订金”。定金有担保性质,而订金则没有,它是预先支付的合同款。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合同义务,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而收到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则要双倍返还定金。但是如果是订金,不论哪一方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执行,订金均可返还,但不存在双倍返还的情况。

 

● 商品交易中,除非商家特别言明或是法律规定的特殊商品外,均适用7天无条件退货。商店声明的“假1赔10”条款是有法律效力的,属于自愿加重义务情形且不违反法律规定,所以发现商品是假货时可以直接要求商家赔偿10倍的钱。不过“偷1罚10”的条款在法律上面是无效的,超市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作出罚款。

 

● 如果不小心在超市买到过期食物可以要求超市赔偿,根据法律规定,卖过期食物的超市至少要赔偿1000元,哪怕只是买了一块糖果,只要已经过期,就得赔1000元。

 

● 遗失物自发布招领公告之日起一年内无人认领的归国家所有。

 

● 婚姻生活中,如果意外怀孕,女方有权终止妊娠。如果未婚先孕,但双方最终未能缔结婚姻关系,女方有权要求男方赔偿损失。

 

● 办了婚礼没有领结婚证的只是同居关系,将来分手只需要处理好财产和子女问题就可以了,不涉及继承的问题。

 

● 婚姻中,一方婚内出轨的行为不但要受道德谴责,在起诉离婚时,无过错的一方还可以申请损害赔偿。

 

● 胎儿有权利继承遗产、接受赠与,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不直接抚养他们的生父或生母也应当负担抚养费。

 

● 分居满两年是准予离婚的法定情形,但需要证据,一定要明确,分居是“分地而居”,不是“分床而居”。

 

● 离婚时,放弃抚养权易,重获抚养权难。而且不要轻易把房子、存款、遗产等加在一个孩子身上,如果非加不可,建议请个律师起草一份妥帖的协议,切实保障孩子的权益。

 

● 父母和子女是一种血亲关系,血亲关系多因血缘关系形成,血缘关系不能通过法律或其他手段人为解除。因此,断绝亲子关系协议不能产生法律效力,作为子女仍然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不过养子女、继子女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解除。

 

●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也应当给予补偿

 

● 合同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效的,不是每个合同都需要公证。

 

● 开发商只有办理大产权证的义务,没有办理分户小产权证的义务。在没有办理大产权证时可以根据《购房合同》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如果已经取得了大产权证,开发商只有协助办理分户小产权证的义务,如果拒不协助也不能追究开发商的违约责任。

 

● 伤残鉴定是用于交通事故或一般人身侵权案件中,依被侵权人申请由社会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标准及要求较高,赔偿标准较低,获取赔偿耗时较短;伤情鉴定是刑事伤害案件鉴定,一般情况下由公安机关的法医鉴定部门鉴定,不需要受害人申请,一旦鉴定结果为轻伤二级以上即可追究施害人刑事责任;工伤鉴定是职工因工负伤后由社会保障部门依据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的申请做的鉴定,该鉴定标准较伤残鉴定标准低,赔偿标准高,但是获取赔偿耗时较长。

 

● 诉讼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刑事诉讼输了可能会坐牢,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输了不用坐牢。

 

二、刑法常识10条

 

● 正当防卫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和不法侵害人,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采取,且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 开车途中如果撞到人请第一时间报警并叫救护车,否则,若是构成重伤、负主责以上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过失犯罪也是犯罪。

 

● 信用卡要及时还款,如果恶意透支超过10000元、被银行催款两次、超过三个月不还,就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变更联系方式也没用。

 

● 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但如果在有生效判决的前提下仍拒不还钱则可能构成犯罪,刑法中有个罪名叫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 家暴触犯的是虐待罪,属于亲告罪,也就是不告不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遭遇家暴后要及时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一般情况下,犯罪未遂,即没有达到犯罪目的,也要受到刑事处罚。

 

● 不要让任何人在你家里或私人空间内吸食毒品,否则会触犯容留他人吸毒罪,这就是为什么柯震东被拘留而房祖名被判刑。

 

● 废品收购、垃圾分类时要擦亮眼睛,如果明知是不法所得还进行收购就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有人神态诡异地卖你超低价手机时也千万不要贪便宜。

 

● 相约自杀万万使不得,如果别人先行一步你却突然反悔了,这时赶紧报警救人,否则可能触犯故意杀人罪。

 

● 如果公安不给立案,可以向上级公安机关、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最后,区分一下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1、社会危害程度不同

 

违法行为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

 

2、处罚方法不同

 

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犯罪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总之,虽然两者对社会危害性程度不同,受到的处罚也不同,但违法和犯罪都是不被法律允许的行为。

关键词: